第(2/3)页 这里同样灯火通明,数十名从“铸剑”工程总部跟随而来的技术专家们彻夜未眠。 他们不是在维修装备,而是在紧张地汇总、分析着从一线部队反馈回来的、关于各类新式装备在首日高强度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 冯鉴真坐在一张简易的行军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刚刚整理出来的初步报告。 他神情专注,听着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 “‘雪豹’主战坦克高原特化型,动力系统、火力系统表现稳定,超出预期。但部分车辆在极限坡度攀爬时,履带防滑齿有轻微变形现象,建议后续批次采用强度更高的特种合金。” “‘云中虎’重型步战车,机动性和防护性得到前线部队高度评价。主要问题集中在遥控武器站的观瞄系统上,在剧烈颠簸环境下,稳定跟踪移动目标的精度有约百分之五的下降,需要优化减震算法。” “‘山驼’重型运输直升机,投送能力和高原适应性完美,未报告重大故障。只是有两架次的机组反映,在极限载荷、超低空突防时,主减速器的滑油温度监控报警比平原测试时更敏感,虽未超限,但建议加强监控或后续更换更大散热面积的冷却器。” 冯鉴真微微颔首,这些问题都在预料之中,而且都属于可以快速解决的细节范畴,不影响大局。 他目光转向“猎鹰者”武装直升机项目的总负责人刘太行。 刘太行推了推眼镜,开口道: “冯总师,‘猎鹰者’的表现堪称完美!低空机动性、火力精准度、战场生存能力都得到了陆航部队的一致赞誉!可以说,首战告捷,它居功至伟!” 他先是肯定了一番,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些斟酌: “不过……也有几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提出,虽然‘猎鹰者’相比我们之前的型号噪音已经降低了很多,但在超低空突袭,尤其是夜间贴地飞行时,旋翼和发动机的噪音在寂静的山谷中还是显得有些……明显。” 他看向冯鉴真,试探性地问道: “他们建议,技术上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想办法把噪音再降低一些?这样在发起攻击时,能拥有更大的突然性,生存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这话一出,旁边几位其他项目的负责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降低直升机噪音,这可是世界性的难题! 冯鉴真闻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