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重回1995》


    第(2/3)页

    庄泽云小声别扭地说,“可以啊,今、今天的妈妈看起来好温柔。”

    星期一,林秀筹集的社区扫盲培训班正式开课,借用了一间教室,老师只有她一个人。

    因为学生星期一要上课,所以空教室特别多,也不算给补习班添麻烦。

    吴老师打着哈欠走进来,把钥匙递给她,“下课记得关卷帘门,还有别把学生关教室了,不然就要在这里呆一夜。”

    林秀看着他乱七八糟的头发,忍不住问,“你昨晚做什么去了?”

    吴老师叹气,“相亲,相了整整三场,从早到晚,比跑龙套的还急,我就是一个工具人。”

    林秀差点笑出声,想了想,还是说起正事,“你上次说你爸要把连锁商场开这里,真的假的?”

    吴老师打着哈欠说,“假的,你要投资啊?”

    林秀说,“我身价五十块的人,也投资不了你们这个动辄百千万的产业啊。”她说完就把刘书月和她说过的话说了。

    虽然在刘书月面前那么说,但是吴老师和刘书月在她心里分量肯定不同。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吴老师给的,如果不是这份工作,说不定她又因为丧失自信重新缩回蜗牛壳子了,所以说吴老师对于她来说,相当于伯乐一类的角色。

    吴老师没惊讶,摸着下巴“唔”了一声,“我猜到了,我爸在另一个县尝到点甜头,心就养大了,我回去和他实话实说,这老东西,不能惯着他。”

    林秀听到“老东西”三个字,忍不住在心里黑线。

    她看了吴老师一眼,突然道,“我觉得其实不是完全没戏。”

    吴老师摸下巴的手停下来,“你说,我听着。”

    林秀说,“虽然现在有那么多商场,但是城市在不断发展,修了那么多新房,总得有前瞻性的眼光。”

    吴老师脸上露出若有所思。

    商场很容易同质化,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要找好客流量高的地段,只要客流量高,生意自然就好了。

    但是一个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只有那么大一丁点儿,别人占了后来人就没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生意人搞了新模式,把房地产和商场一起搞,没客流量是吧,咱给你造出来,这样一来,房子卖出去了,商场也建好了。

    她只是想到了这个,不好明示他,也不知道对方听懂没有,因为已经到了八点钟,她的课快要开始了。

    第一次上这种课,林秀被告知整个社区报名的第一批人有五六十个,大的六七十岁,年轻一点的也有三四十,以前没普及素质教育,华夏又有巨大动荡,大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属于最容易被骗的那一批人。

    林秀知道他们不好教,年纪大了容易思想固化和固执,所以第一堂课准备的都是简单的生活知识以及一些有趣的故事。

    八点半,第一位学生姗姗来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姓金,和林秀打招呼,“小林可真早。”

    林秀朝她点头,“金婆婆你也早。”

    金婆婆慢吞吞说,“上了年纪,人睡不着。”

    她说着进了教室。

    她是颜医生介绍来的学生,是个无子无女的老人,林秀估计颜老师是担心她学生太少丢脸,所以让人帮忙捧场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