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信仰-《佛系真千金擅长打脸》


    第(1/3)页

    明镜在路边支起的一家早餐摊前坐下,老板就是刚才说要给明镜做她最喜欢的五香米粉和糯米糕的那位。

    薄玉浔和曲飞台在明镜对面坐下,桌子板凳很简陋,却非常的干净,一抬头,就能看到蓝天,阳光拂去清晨的寒露,落在肩头。

    李娟坐在明镜的身边,她知道明镜爱干净,赶紧拿着热水冲烫着筷子。

    “不用。”明镜叫住她。

    “筷子很干净。”

    很快老板送上来米粉,老板也是这时候才看清曲飞台和薄玉浔的模样,只是在见过明镜的美貌后,惊艳感便大大降低了,尤其出现在明镜师父身边的年轻男子,眼神都是带着挑剔和嫌恶的,任何人都不能玷污了明镜师父。

    以至于看两人的目光,带着审视和挑剔。

    薄玉浔还是不太习惯大早上吃米粉,包括北方长大的曲飞台同样如此。

    所谓入乡随俗,看明镜拿起筷子,两人便也同时拿起了筷子。

    吃了一口,两人心头不约而同心头掠过一抹惊喜,比江州吃到的口感好多了。

    糯米糕也是软中带香,清甜软糯。

    曲飞台连吃了十几个。

    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这样的吃法,还是把李娟给吓到了。

    曲飞台这是饿死鬼投生吧。

    明镜吃饭动作慢条斯理,但是看着慢,实际上却一点都不慢,很快就把一碗米粉吃完了,明镜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浪费食物。

    明镜打开钱包,拿出纸币放在桌子上,老板把一个包装好的纸盒放在明镜面前:“明镜师父,我怎么能要您的钱呢,如果没有您,哪儿还有我现在的家,您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您就是吃一辈子米粉我都不会收钱的,这糯米糕您拿回去,饿了吃,您在四季镇这几天,我天天给您送。”

    “糯米糕我收下了,一码归一码,钱您必须收下,不然以后我不会来吃了。”

    明镜话落,老板赶紧收起了钱。

    生怕晚一秒明镜反悔。

    吃过饭,明镜去镇上唯一一家银店,银店刚刚开门,店主是位四五十岁的大叔,显然他也认出了明镜,鼻梁上的眼镜差点惊掉。

    “明镜师父?”

    明镜含笑点头:“吴师傅,您的腿怎么样了?”

    银匠吴师傅年轻时落下了风湿腿的毛病,一到阴雨天气饱受折磨,一次明心下山时,偶然得到过吴师傅的帮助,为了报答他,便央求明镜治好吴师傅的风湿腿。

    吴师傅腿脚不便,没有办法上山,明镜听说了之后,主动下山为吴师傅治腿。

    也是那一次下山,明镜举办了一次义诊,很多人冲着无心师父弟子的面子,都来捧场,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位神医啊,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自那之后,她的名字在四季镇广为人知,寂月庵差点被踩蹋门槛,但是明镜并不轻易接诊,一般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会在庵堂接诊,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赶在这两天上山,有的人不为求佛求医,有时候就是为了见明镜一面。

    在这些百姓心里,明镜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吃了明镜师父您的药,下雨天再也没疼过了,干活也有劲了,明镜师父,您真是当代神医啊。”吴师傅想到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日子,忍不住泪从中来,心中也便越发感激。

    “那便好,我给您的药方,还是要按时吃。”

    明镜从口袋里拿出手帕,打开,递到吴师傅面前:“今天来,麻烦吴师傅将这枚银锁修复好。”

    吴师傅接过来看了一眼:“这银锁的设计很独特,纯度也非常高,上边的锤纹工艺对匠人的技术要求更高,艺术品啊。”

    吴师傅感叹道。

    “明镜师父放心,我一定将它修复的完美无缺。”

    “麻烦了,我下午来取可以吗?”

    “可以,明镜师父现在还住在庵里吗?”

    明镜摇了摇头:“我暂时住在徐姐家。”

    “我修好了给明镜师父送去。”

    明镜走出银店,等在门口的曲飞台走过来说道:“薄医生被一通电话叫走了,他让我帮忙给你说一声,他去找李警官了,有什么事给他打电话。”

    李娟也跟着一起去了。

    明镜慢慢往前走,今天虽然不是庙会,但卖东西的摊贩依旧不少,尤其临近过年,来买年货的人只多不少。

    曲飞台默默跟在她身边。

    明镜忽然停下脚步,望着远方沉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