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一凡等人本就感叹这里工程可谓是鬼斧神工,巨大的空间能在湖底修葺出如此巨大规模的建造,虽然看似很是普通就如同一个坟包一般,但是依靠当时的科技和工艺能造出如此的工程也属于是很了不起了。而且这个工程的质量完全没有问题,经历百年之后,拱顶也只有基础出现渗水情况,有些渗水处还是因为周边植物根须向下衍生导致的。 船舵舱上面的一处渗水点潺潺流水如同一条细线,至于为何会进入船舵舱内,还需要到掌舵处看了方才知晓。 沈一凡独自一人慢慢的走上掌舵平台,这才发现掌舵平台上有一处被水滴滴穿如同黄豆般大小的孔洞,细线般的水流直接进入了船舵舱内,水流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日久天长下来,竟然也将此船舵舱内全部注满了。 沈一凡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工艺和指挥,这船舵舱的密封性能放到现在技术也是一流。 沈一凡单瞄了一只眼睛朝那个黄豆般大小的孔洞看去,里面还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但是似乎能听到船舵舱内有划水的声音,他想也没想直接折亮一根荧光棒朝里面扔去,结果船舵舱内如同煮沸的开水一般,激起一阵水花,他能清楚看到无数巴掌大小的鱼正在拱着那根荧光棒,很快荧光棒就被鱼群给撕咬的没有亮光,荧光液体随着水流起起伏伏。 沈一凡还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得脚下又传来了巨大的撞击声,他也是惊吓一条,往后退了一步,而撞击声侧跟随着沈一凡脚步,一次次出现。 沈一凡此时已经明白这撞击声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撞击声是有船舵舱内水中的鱼发出的,这些鱼会直接撞击船舵舱的舱门和墙壁,但是不知道船舵舱内究竟是什么鱼,会如此凶猛,还有既然船舵长是全封闭的,那些鱼又是这样进去的呢? 沈一凡走了下来将看到的事情和大家一说,大家才算是松了口气,众人朝着甲板的中间而去。一路上都在讨论,那些鱼是如何进入船舵舱内的?单凭一个黄豆大小的孔洞,是不能进入如此大的鱼的? 闲聊之中大家已经沿着船舷来到了船只的中段,中段的面积比前甲板要大上很多,船舷两边是大口径的水神跑,这种古代大炮,口径要比明朝时期的红衣大炮要大,炮身已经生锈的泛出了铜绿锈迹,边上还放着几箱铁弹圆球炮弹,上面也是盖着一层厚厚的蜘蛛网。 中甲板同样有三个一米长宽正方形的入口,上面同样被铁条浇筑死,单凭他们七人的力量根本憾之不动。 大家围着一个入口朝里面看去,七道强光电筒的光柱在里面晃动不停,同样也只能看到一排楼梯下面还是看不到什么,只能听到一些流水的声,声音也是不大。 此时三牛警觉的将电筒朝四周照了一下,跑到船舷又将电筒朝下面照去,大家看的有些奇怪全都看着他的古怪举动。 方子问道:“你这是在干吗?” 三牛说道:“我有种不好的感觉,好像有一种巨大的威胁在慢慢逼近。” 沈一凡一听立即让炸雷又打出一颗照明弹,炸雷有些不太愿意嘴里嘀咕:“就三颗了。” 彩云朝他瞪了一眼,炸雷吐吐舌头朝空中又射了一颗照明弹,七个人朝各方向看去,没有任何异常,唯一让他们不懂的是,第一颗照明弹看到的是他们身处的古代巨船是在一个砖瓦砌成如同蒙古包一般的巨大古代建筑中,但是这次看到的是船只的两边,全都是天然形成的石灰岩,如同溶洞一般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岩石而去绵绵看不清,那些天然形成的溶洞究竟有多大。 这点大家倒也没有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身处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一次性想将整个空间全部一目了然确实不太可能。 众人也没有当回事,还是继续沿着中甲板继续探索,有限的光源让原本可以在十几分钟之内完成的事情,他们耗费将近一个小时,当将中部甲板探索完毕之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这船究竟有多大,七个人在甲板上不敢把距离拉的太远,因为当他们相距十米时候强光电筒的光亮已经看不清前面人的背影。 中部甲板没有特别之处,除了桅杆和一些古代船只应该有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让他们不解的是整艘船上的甲板入口为何都要用铁条浇筑死。包括甲板上的船舱舱门都是一样。 当他们沿着船舷来到后甲板的时候,看到一只巨大的铁笼子,笼子有三米多高全是用粗大的铁条锻造而成,而唯一不同的是后甲板的主舱的门居然没有用铁条浇筑死。 一扇如同崭新的舱门就这样呈现在大家眼前,反而让他们七个人觉得事有蹊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台风在一旁解释道:“古代这种大船都是出海远洋的,船尾有这样的大笼子可能是为了捕捉海里的大鱼。” 沈一凡则认为台风这个解释有些牵强,可是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用处,他说:“现在的船只有一些潜水笼,古代会不会也是将这种东西作为进入海底来保护他们的。” 话语还没有说完就看见三牛和方子已经端着鱼叉枪来到主舱门口,两人朝里面丢进去一颗冷焰火,过了一会两人朝他们打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第(2/3)页